目的 评价肾前筋膜增厚对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CT复查确诊胰腺炎的肾前筋膜增厚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CT表现对照。胰腺炎中35例及胰腺癌病例均做平扫加增强,余胰腺炎病例仅做平扫。 结果 胰腺炎组肾前筋膜增厚发生率95%,其中急性胰腺炎肾前筋膜增厚发生率96%,慢性胰腺炎肾前筋膜发生率80%。胰腺癌12例中,1例肾前筋膜增厚,占8%,均为左侧肾前筋膜。 结论 在胰腺炎的诊断中,肾前筋膜增厚征象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依其改变与胰腺癌相鉴别。 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国外报道仅依靠临床及化验室检查,30%~40%急性胰腺炎可遗漏。部分病例病情凶险,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期及时的CT检查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很大的帮助。 现报道38例胰腺炎病人的肾前筋膜CT表现,着重分析肾前筋膜增厚与胰腺炎的关系,评价对其诊断的意义及与胰腺癌的鉴别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30例,女8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47.3岁,有胆囊炎及结石病史20例,饮酒及暴饮暴食史12例,原因不明6例,急性23例,慢性15例,均经临床,化验指标及CT确诊,其中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对照组胰腺癌12例均为手术病理证实。使用东软CT-C3000,以肝平面至胰腺钩突以下为数指范围,层厚、层距均为5mm,胰腺炎组35例及全部胰腺癌病例均作静脉增行扫描。 2 结果 38例胰腺炎病例中,肾前筋膜均增厚36例(95%),表现为双侧肾前筋膜增厚者26例,仅一侧增厚12例。急性胰腺炎23例中,肾前筋膜增厚22例,占96%,慢性胰腺炎15例中,肾前筋膜增厚12例,占80%,胰腺癌对照组12例中,肾前筋膜增厚1例(8%),且均为左侧肾前筋膜增厚。经统计学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 肾前筋膜由腹膜外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肾、肾上腺及其血管、脂肪囊的前面,并越过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面与对侧肾前筋膜相续。胰腺炎是一种以胰肾实质自我消化,并引起反应性炎症及瘢痕化过程的胰腺疾病 ,当胰腺发生炎症时,胰组织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胰腺渗出,使胰腺组织坏死,出血,由于胰周缺乏完整包膜,炎性渗出物及坏死物向胰周及肾旁前间隙内扩散,累及肾前筋膜,使之增厚,肾前筋膜在CT图像中,正常厚度1~2mm,局限性增厚或厚度均大于2~3mm,应被视为异常 。CT多表现为细线状或不规则状增厚,增强后因增厚的肾前筋膜强化而显示更为明显。虽人们已知,肾前筋膜增厚为胰腺炎的常见征象,但尚未见肾前筋膜增厚在胰腺炎和胰腺癌中发生率的统计报道。本组病例中,双侧肾前筋膜增厚26例,单侧肾前筋膜增厚12例,双侧肾前筋膜增厚病例明显多于单侧,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胰腺炎胰腺组织广泛性充血,水肿,渗出较多,炎性物质可向两侧及四周扩散,或者是炎症局限于一侧,但由于肾旁前间隙在胰腺平面潜在相通,故炎性物质可从一侧扩散到另一侧,引起双侧肾前筋膜增厚。我们的资料统计显示,急、慢性胰腺炎中肾前筋膜增厚发生率分别为96%(22/23例)、80%(12/15例),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肾前筋膜增厚发生率高于慢性胰腺炎,这可能是因为急性胰腺炎,以胰腺水肿、出血、坏死为主要改变,炎性渗出相对较重,而慢性胰腺炎则表现为胰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或胰腺腺泡广泛纤维化,间质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炎性渗出相对较轻。 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需和慢性胰腺炎鉴别,同时在临床我们发现不典型的胰腺尾癌CT征象亦需与急性胰腺炎加以鉴别。胰腺癌一般不引起肾前筋膜增厚,因为胰腺癌常沿神经周围浸润,并以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为常见征象。胰体癌及胰尾癌常侵入腹腔神经丛内的神经周围淋巴间隙。我们的胰腺癌组肾前筋膜增厚发生率为8%,都发生在左侧肾前筋膜,且均为胰尾癌所致,表现为左侧肾前筋膜不规则状增厚,增强后强化,提示胰腺癌肾前筋膜增厚发生率低,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发生在胰头多于胰体尾,而胰头癌肿块相对较小,常因压迫胆管引起梗阻性黄疸而即时就诊,较少累及右肾前筋膜,而胰体尾癌以囊腺癌相对多见,肿块常较大,可直接侵及左侧肾前筋膜,这种肿瘤侵润所致的肾前筋膜增厚均表现为不规则状,而胰腺炎所致的肾前筋膜增厚可以表现为线条状均匀增厚。因此,我们认为肾前筋膜增厚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征象之一,并在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中,除肿块、胰腺管扩张等征象外,肾前筋膜增厚亦为鉴别两病的重要征象之一。 |